摸到腋窩下突然有個小腫塊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這感覺很多女生都經歷過吧?那種瞬間襲來的忐忑,我懂。別慌,咱們今天就聊聊這個藏在胳肢窩里的健康信號。
一、發炎了?身體在拉警報
大部分時候,腋窩淋巴腫大其實是身體在對抗感染。想想最近是不是手臂被劃傷過?或者哺乳期媽媽有沒有脹痛發燙?這些局部感染會讓淋巴結加班加點工作,腫起來是它在保護你呢!細菌感染比如乳腺炎、皮膚癤腫最常見,疼起來甚至不敢抬手穿衣服。
病毒感染也不少見,比如感冒后持續低燒、嗓子疼得咽口水都難受,還伴著多處淋巴結腫大,可能是EB病毒作祟。這時候淋巴結摸著會疼,但別怕——吃對消炎藥+多喝水+好好休息,通常幾周就能消下去。
二、乳腺問題,別忽視關聯信號
腋窩淋巴結和乳腺就像鄰居,乳腺一有問題它最先知道。經期前脹痛時摸到軟軟的、能滑動的腫塊?可能是乳腺增生導致的反應性腫大。但要是腫塊摸著硬得像小石子,按著不痛還推不動,就得高度警惕了——乳腺癌最愛往腋窩淋巴結跑。
國內數據顯示,近半乳腺癌患者初診時已發現腋窩淋巴結轉移。特別是腫塊長在外側時,淋巴轉移風險更高。這里劃個重點:無痛性硬塊比疼的更危險!如果還伴有流血、皮膚像橘子皮一樣坑坑洼洼,別猶豫,明天就掛號。
三、腫瘤轉移?關鍵看這些危險信號
除了乳腺癌,淋巴瘤或肺癌也可能悄悄蔓延到腋窩。這種腫塊通常不疼不癢,但會持續變大,甚至多個融合成硬塊。如果伴隨一個月內莫名瘦了十來斤、晚上睡衣被汗水浸透、持續低燒——這些是身體亮起的紅燈。
別自己嚇自己,但也要心里有數:40歲以上突然出現的無痛腫大,一定要做穿刺或超聲引導下活檢。現在乳腺癌治療進步很大,就算轉移了,通過術前化療+精準放療+手術清掃,生存率也在大幅提升。
發現腫塊后,先深呼吸。記錄它的大小變化、按壓痛不痛、能不能推動,觀察兩周。如果沒變小反而更大了,帶上記錄直奔乳腺外科或普外科。醫生觸診后可能會安排乳腺B超+鉬靶,必要時加做淋巴結穿刺。記住:早排查不是小題大做,是真正對自己負責。